圖為世間勝母護法神 攝影:范久輝
中國西藏網(wǎng)訊 近日,《中國唐卡文化檔案?苯教卷》項目組成員、《中國西藏》雜志通訊員范久輝在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進行田野調(diào)查時,在洛隆縣臘久鄉(xiāng)的向?qū)睦嗜是嗟膸ьI(lǐng)下,于八宿縣夏里鄉(xiāng)左西村附近的薪日寺(??????????????)內(nèi)發(fā)現(xiàn)了明代苯教壁畫。
圖為被廢棄的薪日寺 攝影:范久輝
薪日寺不通公路,從左西村出發(fā)需徒步約兩小時,其海拔高度約4350米。據(jù)四朗仁青介紹,薪日寺為著名的苯教世系家族敘氏(??????)家族所創(chuàng)建,創(chuàng)建者及年代不詳,鼎盛時在現(xiàn)今的洛隆縣、八宿縣及波密縣擁有多處田地,并積累了巨額財富。一百多年前,敘氏家族與波密縣康玉鄉(xiāng)宗熱村的村民因灌溉用水發(fā)生糾紛,雙方進行過慘烈的爭斗,敘氏因此而斷嗣絕后。之后,薪日寺無人看管,其周邊的僧舍、喇讓、民居、佛塔及一部分殿堂均已倒塌,如今唯一保留下來的殿堂,可能是當時的主殿。
圖為第三壁壁畫 攝影:范久輝
現(xiàn)存的薪日寺為兩層的夯土建筑,上下兩層之間無連接通道,上層無壁畫,壁畫位于下層。下層四壁均繪有壁畫,其保存狀況因漏雨、滲水、破壞等各種原因而不是太好。墻面寬550CM,長570CM,高325CM,壁畫通高278CM。中央有立柱兩根,從立柱上的橫梁破壞壁畫完整性的角度來分析,它應(yīng)是為了保護整體建筑的安全,于后期在一次“大揭頂”式的維修中設(shè)立的。
圖為殿堂中的立柱 攝影:范久輝
圖為立柱的橫梁破壞了壁畫的完整性 攝影:范久輝
兩立柱皆為八棱柱,前面均繪有寶瓶與坐佛,右方立柱的右側(cè)還繪有一條立龍,上端雕有八個蓮瓣。柱頭繪有“直巴扎”獸面紋。托木正中繪有瓊鳥一只,喙銜蛇,兩手各持此蛇的一端,兩側(cè)各繪有卷草紋。
圖為左側(cè)立柱 攝影:范久輝
按苯教左旋轉(zhuǎn)經(jīng)的傳統(tǒng),以有門的墻面為第一壁,其余墻面分別為第二、三、四壁。其中第一壁壁畫保存相對完好,共有兩鋪壁畫,第一鋪壁畫(門左側(cè))的主尊待辨識,其身色黃,左手當胸持寶瓶,右手似持鐵鉤,其下部墻體脫落。第二鋪壁畫似為藥師佛(???????)組合,其下部繪有世間勝母護法神(???????????????)及其伴神。
圖為第一鋪壁畫,攝影:范久輝
圖為第二鋪壁畫藥師佛組合 攝影:范久輝
第二壁共有三鋪壁畫,其中第三鋪壁畫為瓦塞昂巴(?????????????)組合,其左側(cè)受雨水浸蝕,其伴神已不可辨識。第四鋪壁畫為普賢寂靜總集(?????????????????????),其造像最上兩首被橫梁所破壞。第五鋪壁畫浸蝕嚴重,其主尊已不可辨識。
圖為第三鋪壁畫瓦塞昂巴組合局部 攝影:范久輝
圖為第五鋪壁畫普賢寂靜總集組合局部 攝影:范久輝
第三壁有三鋪壁畫,雖然下部壁畫都已散漫不可辨識,左側(cè)局部坍塌,但卻是保存最好的壁面。第七、八、九鋪壁畫其內(nèi)容應(yīng)是“四部如來”中的斯巴桑波奔赤(???????????????????????)組合、白光佛(????????????????)組合、智慧佛母(???????????????)組合。
圖為第七鋪壁畫斯巴桑波奔赤組合局部 攝影:范久輝
圖為第八鋪壁畫白光佛組合局部 攝影:范久輝
第九鋪壁畫智慧佛母組合局部 攝影:范久輝
第四壁應(yīng)有四鋪壁畫,第十鋪壁畫與第十三鋪壁畫受雨水浸蝕嚴重,畫面不清,第十一鋪壁畫與第十二鋪壁畫待辨識。
圖為第四壁壁畫 攝影:范久輝
圖為第十一、十二鋪壁畫局部 攝影:范久輝
有關(guān)專家認為,從壁畫布局、繪畫風格,主尊開臉佩飾、背光形制等方面來分析,薪日寺的壁畫應(yīng)繪于明代中期,是目前昌都市最早的苯教壁畫,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其保存狀態(tài)相對完好,在苯教早期繪畫藝術(shù)相對缺失的情況下,彌足珍貴,是不可多得的瑰寶;尤其是大部分主尊背光上端的大部分的瓊鳥其喙都不銜蛇,這為研究苯教瓊鳥形象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圖為喙不銜蛇的瓊鳥 攝影:范久輝
近百年以來,薪日寺一直無人看管,二層上的房頂年久失修,多處倒塌漏水,一層多處墻面滲漏雨水,對壁畫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且薪日寺底部沒有防水處理,雨水長期侵蝕夯土墻底部的基礎(chǔ);加之因墻底部含鹽量較高,引起野獸、牲畜等動物啃食,也破壞了墻體結(jié)構(gòu)。
圖為被動物啃食的墻基 攝影:范久輝
如今的薪日寺如風燭老人,遺世獨立,在風雨的侵蝕下,搖搖欲墜,希望有關(guān)部門能夠盡快對薪日寺進行搶救性維修。(中國西藏網(wǎng) 特約通訊員/四朗仁青 范久輝)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