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彈”誕生地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改陳布展恢復開放
“原子城紀念館是‘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宣傳中國精神的重要窗口,用好用活這筆精神財富,對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激勵全國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30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黨委書記杭義洪在講話時說。
當日,在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鎮(zhèn),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全面完成改陳布展工作,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以全新的面貌“盛裝亮相”。
圖為開放儀式現(xiàn)場。陳文年 攝
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作為中國“兩彈”誕生地,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也是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載體,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革命文物名錄,是青海省唯一一處成為青海"紅色名片"、全國革命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高地的重要陣地。
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秘書長于叢樂介紹,去年以來,青海省把加強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作為國之大者的“一號工程”來抓,啟動實施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改陳布展工作,批復落實一批文物本體修繕和“三防”項目。
圖為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秘書長于叢樂致辭。陳文年 攝
“今天,青海原子城紀念館改陳布展工作全面完成并恢復開放,標志著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保護利用先期工程取得重大進展,青海原子城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設邁上新臺階。”于叢樂說。
2009年5月,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建成開放,10多年來,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等方面發(fā)揮了強大的思想引領作用,逐步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黨史黨性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展示基地和新青海精神高地。
圖為紀念館內部一角。丁玉梅 攝
“2020年底,為更好地展示原子城紅色文化、彰顯‘兩彈一星’精神豐富內涵,我們啟動原子城紀念館全面改陳工作,經(jīng)過全體建設人員的辛勤付出和精心施工,高標準如期完成改陳布展任務,今天終于恢復開館,為建黨10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敝泄埠1敝菸瘯洶喙f。
杭義洪表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還將與青海深化合作,在展陳設備、影像資料、布展等方面給予支持,進一步保護好利用好分布在金銀灘草原的各個分廠,展示偉大成就,傳播優(yōu)秀文化,匯聚科技強國強軍的磅礴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批科學家、干部職工、解放軍戰(zhàn)士,身懷強烈的報國之志、愛國之心,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把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聯(lián)系在一起,用智慧、青春和熱血,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詳細] -
青海:“博士團”原子城里學黨史
5月31日,青海大學“三江源生態(tài)”一流學科博士團來到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zhèn)國營221廠舊址,參觀廠區(qū),接受黨史教育。這里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被譽為中國原子城。[詳細] -
見證中國“核彈”誕生 金銀灘不再是“那遙遠的地方”
金銀灘草原,是“西部歌王”王洛賓眼中“在那遙遠的地方”,然而不同于“歌王”筆下的柔情浪漫,這里見證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誕生。[詳細]
- 2021至2022年京津冀將開展五方面生態(tài)環(huán)境聯(lián)動執(zhí)法
- 農業(yè)農村部:今年7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公海自主休漁
- 三部門: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兩類保險實施范圍 保障糧食安全
- 陜西西安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14252萬劑次
- 市場監(jiān)管總局:《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guī)定》自2021年7月1日起實施
- 廣東省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 最高可補貼1萬元
- 鐵路暑運7月1日啟動 全國鐵路預計發(fā)送旅客7.5億人次
- 商務部:上周食用農產品價格小幅下跌 生產資料價格穩(wěn)中有降
- 6月30日起 北京開啟數(shù)字人民幣支付刷閘乘車體驗測試
- 財政部:農業(yè)保險成為農業(yè)生產保障的重要手段 讓投保農戶“旱澇保收”